登录
最新主题
» 田哞新作:羅馬書4000字由 林歌 周日 一月 16, 2022 8:45 pm
» 有关“归正神学”中不合圣经真理之处的辩论(一)
由 sunyangwudi 周五 十二月 08, 2017 8:35 pm
» 无奖圣经问答:matrix
由 林歌 周四 八月 25, 2016 8:44 am
» 远离基督教、做个正常人
由 timmy 周三 六月 22, 2016 1:05 pm
» 与宗教人士对话的短信记录
由 Nathanael 周二 六月 21, 2016 11:04 am
» 一层层包装的玩意
由 schleifer 周一 六月 20, 2016 2:30 pm
» 《基督教.皇帝新衣》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4:08 pm
» 自称是上帝呼召的传道人会有“无情型人格障碍”吗?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4:04 pm
» 真正的属灵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4:03 pm
» 按各种标准来评价人?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4:01 pm
» 称杀手为弟兄,可以吗?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4:00 pm
» 没想到世上竟然有好看的中文节目
由 timmy 周日 六月 19, 2016 3:54 pm
» 家庭教会——病得挺重,伤得不轻
由 Nathanael 周二 一月 26, 2016 12:41 pm
» Casual Chat on redemption, repentance, conversion,
由 timmy 周三 十二月 02, 2015 1:11 pm
» 视频:中国教师"扬威"英国:人民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 timmy 周日 九月 06, 2015 1:45 am
» 上帝要基督徒受磨炼?并要基督徒敬拜他?
由 林歌 周三 八月 12, 2015 9:58 pm
» 祈祷的再思
由 talithakoum 周五 七月 17, 2015 3:41 am
» 残害心灵的师道观念
由 黄河边人 周四 七月 02, 2015 10:33 pm
» 一亿美金与一首绝命诗
由 林歌 周二 六月 30, 2015 8:59 pm
»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上帝是耶稣基督的样式
由 timmy 周二 六月 30, 2015 6:39 am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4 posters
第1页/共1页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不少基督徒有这样的感觉:每当走进教堂的时候,马上觉得离上帝近了很多,整个人也肃敬了很多。还有人说,我身边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基督徒,我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谈不来。只有在教堂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个基督徒。
但是,我倾向于相信这是个心理学问题,可惜读书太少没有能力详细论证。
如果说,只有去教堂才能感受到上帝同在。我想不通:当年的亚伯拉罕怎么坚守自己的信仰?他好像没有接受过初信栽培之类的教育。还有,历史上的那些传教士,很多都是独自一人踏上异乡之旅,自始至终都没有远离上帝。——当然,有人说,主要是因为平信徒灵命弱小,信心不足才需要去教堂汲取信仰的食粮。
但是,特例来了。我一开始信耶稣的时候,也是走进教堂才会觉得心灵安宁。有一段时间,甚至喜欢听着牧师的讲道靠在椅子上小睡,感觉从没有睡得那么安静。仅两年半之后,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不去教堂聚会了。时至今日,再去教堂礼拜,却惊讶地发现:这个环境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格格不入。当年教堂里的归属感,再也找不着了,相反我独自一人读经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我喜欢读冯象的文章,他在《约伯福音》的最后一部分说:“忠信者要时刻警惕,待人莫自负。须知,是罪人便不可骄傲,更不能自命真理……”——这句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傲慢。尽管嘴上不承认,实际上我一直都自命认识真理。
《约伯福音》的最后三句话是:“敬畏者只有承受着哀痛,才会谦卑立信,归于天父。而真理就在苦难之中,故撒旦之邦,神恩到处,每每忠仆受苦。愿真理与思想者同在,当他的中保,替他辩护——传他的福音,伴他哀哭。”
相信,理解主耶稣者,一眼就能看破这三句话的内涵。我曾跟一位佛教徒朋友说:冯象这三句话,是主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真实的生命写照。他不服气,反问我:难道你们信仰上帝不是为了获得幸福?难道信上帝就得受苦?这算什么信仰?彼时,我无言以对……
“撒旦之邦,神恩到处,每每忠仆受苦。”——福音里的三观,与世俗社会(尤其当下中国)的三观是真正的格格不入,坚守福音必定意味着对抗世俗。须知,基督教会也是世俗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我相信:当一个基督徒坚守福音到一个节点的时候,必定要挣脱教会去穿越那一道死荫的幽谷。当然,人性本软弱,世俗又太残酷,躲在基督教会里每天自欺欺人地生活也未尝不可。我知道,上帝不在乎这个,只要不存心作恶,做不做基督徒又有何妨?
圣保罗曾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法治,是世界的主流趋势,我相信这是福音的功效。上帝,早已将他的仁慈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植入每个人的心底,而不是唯独将种子留给基督教会。
幸福感,是每一个人所渴望的,我回答不了朋友的疑问。尤其,在当下中国的生存与生活环境里,人们还未曾真正经受文明的洗礼,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古典思维的层面里。所以转型期社会的进步,必然要牺牲几代人的幸福。这是大环境、大趋势,没有谁能够避免。从纵深处讲:这些疑问并不是我朋友提出来的,而是支配他全部思维和行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提出来的。
但是,我倾向于相信这是个心理学问题,可惜读书太少没有能力详细论证。
如果说,只有去教堂才能感受到上帝同在。我想不通:当年的亚伯拉罕怎么坚守自己的信仰?他好像没有接受过初信栽培之类的教育。还有,历史上的那些传教士,很多都是独自一人踏上异乡之旅,自始至终都没有远离上帝。——当然,有人说,主要是因为平信徒灵命弱小,信心不足才需要去教堂汲取信仰的食粮。
但是,特例来了。我一开始信耶稣的时候,也是走进教堂才会觉得心灵安宁。有一段时间,甚至喜欢听着牧师的讲道靠在椅子上小睡,感觉从没有睡得那么安静。仅两年半之后,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不去教堂聚会了。时至今日,再去教堂礼拜,却惊讶地发现:这个环境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格格不入。当年教堂里的归属感,再也找不着了,相反我独自一人读经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我喜欢读冯象的文章,他在《约伯福音》的最后一部分说:“忠信者要时刻警惕,待人莫自负。须知,是罪人便不可骄傲,更不能自命真理……”——这句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傲慢。尽管嘴上不承认,实际上我一直都自命认识真理。
《约伯福音》的最后三句话是:“敬畏者只有承受着哀痛,才会谦卑立信,归于天父。而真理就在苦难之中,故撒旦之邦,神恩到处,每每忠仆受苦。愿真理与思想者同在,当他的中保,替他辩护——传他的福音,伴他哀哭。”
相信,理解主耶稣者,一眼就能看破这三句话的内涵。我曾跟一位佛教徒朋友说:冯象这三句话,是主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真实的生命写照。他不服气,反问我:难道你们信仰上帝不是为了获得幸福?难道信上帝就得受苦?这算什么信仰?彼时,我无言以对……
“撒旦之邦,神恩到处,每每忠仆受苦。”——福音里的三观,与世俗社会(尤其当下中国)的三观是真正的格格不入,坚守福音必定意味着对抗世俗。须知,基督教会也是世俗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我相信:当一个基督徒坚守福音到一个节点的时候,必定要挣脱教会去穿越那一道死荫的幽谷。当然,人性本软弱,世俗又太残酷,躲在基督教会里每天自欺欺人地生活也未尝不可。我知道,上帝不在乎这个,只要不存心作恶,做不做基督徒又有何妨?
圣保罗曾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法治,是世界的主流趋势,我相信这是福音的功效。上帝,早已将他的仁慈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植入每个人的心底,而不是唯独将种子留给基督教会。
幸福感,是每一个人所渴望的,我回答不了朋友的疑问。尤其,在当下中国的生存与生活环境里,人们还未曾真正经受文明的洗礼,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古典思维的层面里。所以转型期社会的进步,必然要牺牲几代人的幸福。这是大环境、大趋势,没有谁能够避免。从纵深处讲:这些疑问并不是我朋友提出来的,而是支配他全部思维和行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提出来的。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关于人生的目标、理想
世俗观念:人生一世,要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才算完满。
基督教观念:属世的追求是虚妄的,传福音给万民听才是最恰当的人生目标。
福音书观念:人生的重点,在于克己清心,顺服上帝,不管做什么——重心是爱。
从一开始,出来工作的时候,我就接受这样一种观念:这份工作有没有前景?当时,稀里糊涂地盲从,也跟别人谈论所谓的工作前景。后来发现:这个所谓的“前景”,无非是将来比别人钱多面子大。可是,主耶稣的教诲说:这些不是生活的重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才是正途。顺服上帝,若主人与奴隶之间真能相互关爱,身份并不能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
而今呢?在机关,正级与副级之差,就是面子上的鸿沟;在企业,经理与主管相差一级,员工对他们的态度就不一样;甚至在家庭内部,亲兄弟姐妹之间因职业与收入的差别,也能引起不小的矛盾。正因如此,整个社会都显得那么的急躁,人与人之间拼了命的竞争算计,人们变得相互鄙视水火难容。——而且你们看,就连我写帖子,也是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顺序来排列,这里面潜藏着一种古典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性等级思维。可想而知,我们的心离上帝有多么遥远!
那么教会呢?“你们到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我不否认历代圣徒对传福音的热诚,没有他们我今天也看不到圣经。也相信,在基督教会泥沙俱下的传教大军中,有真正背负使命的人。但是,我们身边的基督教现状是:靠信德上位是立德;传福音带人入教是立功;上台讲道著书传道是立言。看来,中国基督徒的追求,与传统士子的理想是如此惊人的合拍。
中国古语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子、曾国藩是人生三不朽的最佳典范,也是中国读书人争相效仿的偶像。中国基督徒虽然不强调人生三不朽,但其行为模式仍然没有脱离传统轨迹。其实,我们努力的目标,一开始就错了,总认为做人上之人就能获得幸福,相互攀比胜者为福。殊不知,越是这样我们离幸福越远。
选择不同的生命根基,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在各种事物上的认知和判断差异,那么以爱为人生重心的上帝的门徒,势必要在各种关系与观念的冲突中,多多担待。而这“担待”的代价,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能够承担的。所以当一位朋友想通过我了解福音的时候,我才会劝他不要趟这趟浑水,尽力做个好人就够了。
世俗观念:人生一世,要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才算完满。
基督教观念:属世的追求是虚妄的,传福音给万民听才是最恰当的人生目标。
福音书观念:人生的重点,在于克己清心,顺服上帝,不管做什么——重心是爱。
从一开始,出来工作的时候,我就接受这样一种观念:这份工作有没有前景?当时,稀里糊涂地盲从,也跟别人谈论所谓的工作前景。后来发现:这个所谓的“前景”,无非是将来比别人钱多面子大。可是,主耶稣的教诲说:这些不是生活的重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才是正途。顺服上帝,若主人与奴隶之间真能相互关爱,身份并不能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
而今呢?在机关,正级与副级之差,就是面子上的鸿沟;在企业,经理与主管相差一级,员工对他们的态度就不一样;甚至在家庭内部,亲兄弟姐妹之间因职业与收入的差别,也能引起不小的矛盾。正因如此,整个社会都显得那么的急躁,人与人之间拼了命的竞争算计,人们变得相互鄙视水火难容。——而且你们看,就连我写帖子,也是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顺序来排列,这里面潜藏着一种古典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性等级思维。可想而知,我们的心离上帝有多么遥远!
那么教会呢?“你们到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我不否认历代圣徒对传福音的热诚,没有他们我今天也看不到圣经。也相信,在基督教会泥沙俱下的传教大军中,有真正背负使命的人。但是,我们身边的基督教现状是:靠信德上位是立德;传福音带人入教是立功;上台讲道著书传道是立言。看来,中国基督徒的追求,与传统士子的理想是如此惊人的合拍。
中国古语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子、曾国藩是人生三不朽的最佳典范,也是中国读书人争相效仿的偶像。中国基督徒虽然不强调人生三不朽,但其行为模式仍然没有脱离传统轨迹。其实,我们努力的目标,一开始就错了,总认为做人上之人就能获得幸福,相互攀比胜者为福。殊不知,越是这样我们离幸福越远。
选择不同的生命根基,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在各种事物上的认知和判断差异,那么以爱为人生重心的上帝的门徒,势必要在各种关系与观念的冲突中,多多担待。而这“担待”的代价,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能够承担的。所以当一位朋友想通过我了解福音的时候,我才会劝他不要趟这趟浑水,尽力做个好人就够了。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关于楼主讲的三种人生的目标、理想其实就是两种(有为的人生观和无为的人生观,记得老田有个教育心态的视频也在谈这个问题。),楼主讲的前两种其实是一种,只不过第二种被赋予了一种“道德神圣感”,也是二者的区别所在,类似的其实也有很多。第一类人生观是人之常情,属于人被人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第二类人生观属于人自以为脱离了表象迷惑,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假象,另一个虚妄世界的使命感;第三类是“得道”的人生观,是真正的本相,是无为、是涅槃、是天国的人生观。
其实这些就是人生的三个层次,也可以理解为宗教的三个层次,以及人类宏观历史的三个层次。
其实这些就是人生的三个层次,也可以理解为宗教的三个层次,以及人类宏观历史的三个层次。
sunyangwudi- 貌似要跟从耶稣
- 帖子数 : 333
注册日期 : 12-09-07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林歌 写道:
从一开始,出来工作的时候,我就接受这样一种观念:这份工作有没有前景?当时,稀里糊涂地盲从,也跟别人谈论所谓的工作前景。后来发现:这个所谓的“前景”,无非是将来比别人钱多面子大。可是,主耶稣的教诲说:这些不是生活的重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才是正途。顺服上帝,若主人与奴隶之间真能相互关爱,身份并不能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
呵呵,我比较幸运,因为我工作的比较晚,去年才开始闯,因为这些年“旁观者清”,以及因没有工作而引来的口水使我悟出了很多,走的弯路也较少。再者我去年尝试的是摆地摊,因为过程中有幸与一些人(以前的朋友)的交往,也使我领悟了,做什么工作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服务与交往,互相给予对方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弯路也没少走,这也是我这些年都没有去找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眼高”的原因,即不想从事“一般行业”,特别是被人“看不起”的行业,而造成这种“心态”与客观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是家里的望子成龙心态,二是周围人普遍的“功利”眼光,以及“长辈心理”习惯于强迫年轻人的行为和决定,当时我为了证明“初中毕业生未必比大学生差”甚至心理暗誓要超过比尔盖茨(现在回想,感觉当时真是疯了)。不过后来的很多经历也比较特别,也层陷入过宗教狂热,不想一一回忆,不过当时有志青年却成为了“超龄儿童”,因为整整这几年我的现实社会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小孩,甚至几岁的小孩,和小孩一起玩小孩玩的事情不亦乐乎,不过在这个过程我也逐渐的发现了,人类其实不都是“那个样子”,人类也可以不是“那个样子”,其实大人们的人生观错了,很多时候小孩的人生观才是真正正确的,不过悲剧的是总是一群掌握错人生观的人在帮助原本人生观没错的人树立所谓的“正确人生观”,这是人类历史上,以及正在做的最荒唐的事情,以荒唐扼杀人的本性。
sunyangwudi- 貌似要跟从耶稣
- 帖子数 : 333
注册日期 : 12-09-07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sunyangwudi 写道:第三类是“得道”的人生观,是真正的本相,是无为、是涅槃、是天国的人生观。
呵呵。你这句话,让我想到《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的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看来,你是现实版的丁元英。——不过,我并不赞同丁元英的观点,他一句话就把道教、佛教、基督教的思想给一勺烩掉了。我以前,也认为《金刚经》与福音书有很多共同点,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神是神,道是道,如来是如来,他们对人性与世界的描述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外,我也不觉得人生有层次,只是每一个阶段,心灵所处的位置不同。
看过有一幅画,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场景。其中,有祭祀、文士和长老,从衣饰上看好像比十字架上耶稣的层次高多了。那幅画给我的启示是:钱多,读书多,思想深邃,等等。这些光环,在救世主带血的荆棘冠冕下,更像是一种虚假的自我想象或狭隘的相互吹捧。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timmy 写道:在处于古代文明的中国大陆,“找到组织”也许给一些人带来了真实幸福感。尽管“组织”仍在完善中。
timmy回复虽然少,但总能提醒我。是我太刻薄自负了,一直接受不了教会的环境。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我们一般接触得到的教会,她们能给人的关怀其质量是非常低的,非常表面的。一个人能有两三个患难之交,强于上教会。
一个教会要改变这点,必须改变她领袖们的偏执和爱面子,悔改认识耶稣的教导。这点恐怕难过登天。
一个教会要改变这点,必须改变她领袖们的偏执和爱面子,悔改认识耶稣的教导。这点恐怕难过登天。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楼主好文。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面对现实。其实真正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归属感与幸福感,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某大型国企的一个劳务派遗工,所谓的体制外的人,如果有朝一日我能转正,成为正式工,那肯定是有一种归属感,当然也有了片刻的幸福感。一句话,因我不是体制内的人,所以时常感觉自己在工作环境中没有归属感,也经常觉得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在工作中,总是觉得周围的人似乎在说,你再怎么样,也就一临时工。后来读了一本书,我不再有这样的心里,因为觉得别人对待我的看法,正是我自己内心的写照,即那样的感觉更多的是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别人的,因为别人在工作中从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后来与人接触中,觉得大多中国人的幸福感来自,我比我周围的大多数人活得更滋润,但遇到强过自己,即职位更高,收入更高的群体,又马上感觉自己的幸福感降低了。从微信圈里流行的文章来看,无非是两大主题,心灵鸡汤与健康养生。十有八九的微信好友几乎都在收藏或转载类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更多的是在阅读时给人一种片刻的安慰,读完能悟到又能行动的有几人?从我接触的各行各业的人来看,大家比较认可的幸福感是,有份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住在当地一个不错的小区,也有一辆汽车,最好么还有一位漂亮的老婆或能挣钱的老公,或许这样就算得上幸福人生了。可惜做耶稣的门徒,世人就看你如万物中的渣子,这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基督徒所不能忍受与容忍的,因为信徒也是人么。和尚说,穿起伽裟事更多,但基督徒么,也应该有类似的说法。心态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但心态不是读了几篇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那是一个长期的自我修行的过程,所以基督徒么,也不是去教堂唱几首赞美诗,听牧师讲一篇道就觉得有归属感与幸福感了,做耶稣的门徒不是荣耀,更多的时候是蔑视。
黄河边人- 搞不懂此人来头!
- 帖子数 : 56
注册日期 : 12-10-26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timmy 写道:一个教会要改变这点,必须改变她领袖们的偏执和爱面子,悔改认识耶稣的教导。这点恐怕难过登天。
我相信不可能。中国没有悔改与宽恕的文化,大环境如此,领袖悔改的代价会很大。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黄河边人 写道:从微信圈里流行的文章来看,无非是两大主题,心灵鸡汤与健康养生。十有八九的微信好友几乎都在收藏或转载类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更多的是在阅读时给人一种片刻的安慰,读完能悟到又能行动的有几人?
我坚持不用微信,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喜欢这个怪异的东西。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timmy 写道:我们一般接触得到的教会,她们能给人的关怀其质量是非常低的,非常表面的。一个人能有两三个患难之交,强于上教会。
一个教会要改变这点,必须改变她领袖们的偏执和爱面子,悔改认识耶稣的教导。这点恐怕难过登天。
一个城管和性工作者比教会领袖做到这点还容易呢。
sunyangwudi- 貌似要跟从耶稣
- 帖子数 : 333
注册日期 : 12-09-07
回复: 谈归属感与幸福感
timmy 写道:我们一般接触得到的教会,她们能给人的关怀其质量是非常低的,非常表面的。一个人能有两三个患难之交,强于上教会。
一个教会要改变这点,必须改变她领袖们的偏执和爱面子,悔改认识耶稣的教导。这点恐怕难过登天。
在北京打工的几年里,我去过几家教会,虽然时间不长,但据我观察,所谓的信徒在社会中的地位,职业,收入,在他所在的教会中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我曾说过,让中国人认错很难,让中国的基督徒认错难上加难,让教会负责人认错,比让TG实行民主选举还要难。另外,强烈同意你一个人有两三个患难之交,强于上教会。
黄河边人- 搞不懂此人来头!
- 帖子数 : 56
注册日期 : 12-10-26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